English

桂林:精心点画色益妍

1998-11-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昆 我有话说

20年前,本报曾发出“拯救桂林”的呼吁。今天,尽管桂林市区人口比20年前增加了近1倍,工业项目、工业总产值增长了几倍,而桂林漓江的水质却更加清澈透明,“山水甲天下”的美名,不只是历史的评价,更是现实的写照——

1979年2月4日,本报曾经发表《拯救桂林》一文,文章说,桂林由于严重的工业污染,使江水浑浊、发黑、变质,使山石发白,树木枯萎,不少风景区失去原来的秀丽面目。不少游人由此发出呼吁:“拯救桂林!”

20年过去了。今年10月,亚太议员环发会议在桂林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环保人士惊喜地发现,今天的桂林尽管市区人口比20年前增加了近一倍,工业项目、工业总产值增长了几倍,但桂林漓江的水质清澈透明,两岸四季常青。而当记者深入这里采访时,又有一种特别的感觉,那就是:桂林人的心灵与山水同美。

桂林,正在变得更加美丽。奥秘在哪?

依据环境容量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速度

今天的桂林人不会忘记:早在197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桂林,当他看到污水正在排入漓江时,语重心长地对桂林市的同志说:“你们为了发展生产,如果把漓江污染,把环境破坏了,是功不抵过啊!”

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是属于全世界的宝贵财富,桂林人有责任保护好大自然赐予的这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自1978年漓江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1981年桂林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风景旅游城市,历届桂林市委、市政府始终根据城市性质及环境容量来确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每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总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保护和利用好桂林的山水资源和环境资源。

桂林市先后出台《桂林市环境保护条例》等二十多个地方法规性文件,对漓江水质、城市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整治。从1979年到1996年,在市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关、停、并、转、迁了沿岸49家关乎国计民生但严重污染环境的工厂和车间,全市工业锅炉全部实现了消烟除尘。1973年在南溪河上游建成投产的沙河第二发电厂每天排出废水、煤灰,日积月累,淤塞了南溪河,冲入并污染了漓江水体。市里果断作出决定关停了该电厂。自觉维护环境也已成为市内各家企业的共识。桂林漓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曾是污染大户。眼看着车间排出的废水不停地给秀丽的漓江“抹黑”,漓泉的员工坐不住了,他们踊跃集资830万元,支持企业完成了日处理废水6000吨的治理工程,使外排废水处理达到一级标准。市里斥巨资建起了140多台(套)废水处理设施和4个污水处理厂,使工业废水处理率由1981年的10.76%提高到1997年的84.8%,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由1990年的270.5吨下降到1997年的40.4吨。

与此同时,桂林市加快了漓江在市区的几个支流南溪河、小东江和桃花江等的治理步伐。小东江作为漓江一条全长4公里的支流,流经市区多处景点。沿江风景优美,普陀山、月牙山等名胜景致与清澈见底的小东江交相辉映,秀色宜人。可是,由于污染的加剧,迷人的小东江变成了黑色的臭水沟。早些年,穿山乡农民陈忠才从这里引水灌溉,一亩多菜地颗苗无存。市政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主要污染大户味精公司也投资2000多万元,对小东江进行了彻底的治理。记者在采访时见到,如今的小东江已重现清颜,成群的鱼虾再度在这里游弋。为了江水的复清,桂林人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重要的是加深了对环境与旅游、经济关系的深刻理解。

桂林市市长李金早告诉记者,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直接排入漓江的污染物,桂林市在规划城市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为了充分利用柳江水系的水环境容量和西部、南部环境容量,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将西部和南部定为工业区,中部为漓江走廊风景区,东部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坚持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无污染产业,减轻对环境的压力。按照在旅游城市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样一种思路,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迅速崛起,基本形成了电子与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和办公自动化、环保等五大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由1993年的4%提高到1997年的14.7%。为了减少新污染源,自1984年以来,桂林市对新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处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大型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小型项目审批率达到94%以上。

在抓好防治工业污染的同时,下力气绿化、香化、美化城市环境,全市100多条道路,都已绿树成带,富有地方特色的桂树、香樟、银杏等树种亭亭玉立,乔木与灌木错落种植,今日的桂林城已经成为一座绿都。4个污水处理厂和两家垃圾处理厂的建成,使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7%,确保了由城区流到漓江的水污染是最少的。为了使河堤绿化率达到99.23%,市财政每年拨出50万元专款用于两岸环境保护工作。市里为了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帮农民建起了3000多个沼气池,减少了农民砍伐木材的数量。建在漓江上游的500多处蓄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漓江枯水期游览和生活用水的供应。

如今,桂林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漓江流域水体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类水质标准。联合国环境发展署亚太环境发展部部长劳尔先生于环发会议期间来到桂林。桂林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使他陶醉,他激动地说,自己作为联合国的环保官员,以前只见过经过山脉的水很清,来到桂林后,第一次见到经过城市的河流也这么明净。

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好的管理机制

美的城市环境需要美的心灵去培育,去维护,桂林人在建设美丽家园时,总是追求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在桂林少年宫,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小画家们一边作画,一边向人们宣传环保知识。“爱我桂林、爱我家园”的环保意识在这里深入人心。

为漓江“洗脸”,这是一项由团市委组织、每月开展一次、有市领导亲自参加的全民制度性清洁漓江的活动。以其极富人情味的提法,道出了桂林人与环境的亲和。

当一艘艘游船井然有序地穿行于漓江航道,融合在“群山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自然山水里时,记者在采访中感到,这种和谐也源于一种好的管理机制。

这里也曾传出很多不和谐音。1988年8月以前,旅游客运市场实行粗放管理,游船运力发展失衡,86公里漓江航道上,水运市场混乱,17家水运单位为争夺客源,竞相压价,大量票款和国家税费流入“野马”手中。水运企业连年亏损,经营困难,企业和业主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无暇顾及环境保护和服务质量,以致于过度而又无序的旅游活动,带来大量的污染物和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江面上一片狼藉,扫了游客兴致,也给漓江蒙上了阴影。

桂林山水要成为中国旅游业跻身世界旅游市场的“名牌产品”,光有好的自然风光还不行,还需要有好的管理机制,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1988年,桂林市政府作出决定,由市交通局组建桂林市水路客运管理中心,对漓江旅游客运实行“统一票证、统一售票、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的“四统一”管理。这一管理模式加强了对旅游船只的宏观调控,避免了重复投资,使旅游客运业从此摆脱了靠回扣、降价等手段揽客等恶性无序竞争,提高了水运效益。1996年、1997年,所辖客运企业做到了家家盈利。更重要的是,“四统一”管理,从根本上改善了漓江沿途的环境卫生,如在游船上一律实行净菜上船,一律增设了粪便集装设施,有力地保护了漓江水质。

与此同时,一句响亮的口号:“让心灵与山水同美”,在漓江航道上唱响,并向桂林市各行各业延伸。

桂林市委书记姜兴和告诉记者,桂林市把旅游业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不只是向世人展示美丽的山水风光,还要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要把对生态和环境的热爱,融入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这些年来,桂林市先后荣获“自治区文明城市”、“自治区双文明城市”、“自治区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第一名”、“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等荣誉。漓江旅游航线被评为全国风景区文明示范点。

正因为拥有和保护了秀丽的漓江,正因为桂林人拥有与山水同美的心灵,境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